宋史座談會

  •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61244094232751/
  • 備註:

    宋史座談會前身是宋史研究會,於1957年由方豪、姚從吾、蔣復璁、趙鐵寒及程光裕諸教授共議成立,並在是年底以該會名義編輯《宋史研究集》第一輯,於1958年6月由教育部中華叢書委員會印行。

    1963年11月,劉子健教授自美返臺,推動將宋史研究會改組為宋史座談會,發起人為:

      1. 劉子健,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
      2. 姚從吾,臺灣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3. 蔣復璁,中央圖書館館長、師範大學教授
      4. 全漢昇,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臺灣大學教授
      5. 趙鐵寒,師範大學教授、大陸雜誌主編
      6. 方 豪,臺灣大學教授
      7. 屈萬里,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臺灣大學教授

    時至今日,該會仍保持自由開放的精神,不拘形式,既無組織,也無收費。歷屆主持人是趙鐵寒教授(1963-1972)、中國文化大學宋晞教授(1973-1999)、臺灣大學王德毅教授(1999-迄今)。

    據王德毅教授所述,該會的宗旨是「倡導宋史研究,提掖青年學子,志在共同開創宋史研究的新局,期與世界各國研究宋史學者齊頭並進,若能本一貫之精神,持永恆的努力,進一步能領導國際宋史學界,則更是大家所企盼的了。」為達到此宗旨,該會的重要工作有三:一是舉行座談會,從1963年11月17日迄2003年11月9日,40年間共舉行了151次;第二是編印《宋史研究集》,從1958年迄2003年,45年間已出版33集;三是聯絡外國研究宋史的學人,先後由中國文化大學宋晞教授籌辦了兩次國際宋史會議(1988年6月、1995年12月)。

     

    宋史座談會第1至215次集會一覽表
    次別 舉行日期 地點 報告人 題目
    1 52.11.17 中央圖書館 劉子健 在美國研究宋史一些途徑
    2 52.12.22 中央圖書館 全漢昇 略論宋代的經濟進步
    3 53.2.2 中央圖書館 錢公博 宋代解鹽的生產和運銷制度
    4 53.3.22 中央圖書館 屈萬里 宋人的疑經風氣
    5 53.4.26 中央圖書館 姚從吾 從宋人所記燕雲十六州淪入契丹後的實況看宋遼關係
    梁天錫 宋代之祠祿制度
    6 53.5.24 中央圖書館 方豪 宋代僧侶對於栽茶之貢獻
    7 53.11.1 中央圖書館 宋晞 南宋地方志中有關兩浙路商稅史料之分析研究
    8 53.11.29 中央圖書館 劉子健 宋代行政難題──初步的設論
    9 53.12.24 中央圖書館 蔣復璁 宋太宗晉邸幕府考
    10 54.1.28 中央圖書館 島田正郎 南宋家產繼承法上的幾種現象
    11 54.3.28 中央圖書館 楊家駱 契丹史料輯考
    12 54.4.25 中央圖書館 扎奇斯欽 西域和中原文化對蒙古帝國的影響和元朝的建立
    13 54.5.30 中央圖書館 孫克寬 元代道教的特質
    14 54.11.28 中央圖書館 王德毅 王國維對宋史研究的貢獻
    15 54.12.26 中央圖書館 楊樹藩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16 55.4.3 中央圖書館 陶晉生 海外學術界對於宋代外族關係研究的概況
    17 55.5.15 中央圖書館 王建秋 胡瑗與北宋太學
    18 55.6.19 中央圖書館 梁嘉彬 宋元時代的臺灣與琉球
    19 55.11.2 中央圖書館 島田正郎 遼朝于越考
    20 55.12.11 中央圖書館 宋晞 從編纂「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談到各國研究宋史的現況
    21 56.1.8 中央圖書館 朱傳譽 宋代之邸報
    22 56.3.19 中央圖書館 李震 北宋的國防與軍事
    23 56.6.11 中央圖書館 方豪 宋代佛教對旅遊之貢獻
    24 56.10.4 中央圖書館 艾克倫 德國研究宋史概況
    趙鐵寒 對美國學術研究的觀感
    25 56.12.9 中央圖書館 趙鐵寒 談慶曆興學
    26 57.1.14 中央圖書館 程光裕 宋太宗對遼政攻防戰爭之研討
    27 57.3.3 中央圖書館 方豪 南宋的經濟政策
    28 57.4.28 中央圖書館 李學智 遼代的滅亡與女真的興起
    29 57.7.14 中央圖書館 扎奇斯欽 美國的蒙古研究
    30 57.10.20 中央圖書館 石文濟 宋代市舶司的設置與職權
    31 57.11.24 中央圖書館 楊樹藩 宋代的文官制度
    32 58.1.12 中央圖書館 李榮村 南宗寧宗時期湖南江西間山區居民的叛變
    33 58.3.23 中央圖書館 李霖燦 論宋代山水畫的構圖
    34 58.4.27 中央圖書館 鄭騫 楊業家族考證
    35 58.6.22 中央圖書館 戴君仁 略論朱陸異同
    36 58.10.26 中央圖書館 蔣復璁 閑話故宮所藏宋代文物
    37 58.11.23 中央圖書館 陶晉生 女真統治中原對於中國政治制度的影響
    38 59.1.11 中央圖書館 方豪 談大中祥符杭州誌
    39 59.4.5 中央圖書館 昌彼得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之編纂
    40 59.5.17 中央圖書館 宋晞 宋代經濟史研究舉例
    41 59.6.21 中央圖書館 魏汝霖 蒙古的西征
    42 59.10.4 中央圖書館 楊樹藩 遼金兩朝的中央政治制度
    43 59.11.15 中央圖書館 張壽平 宋代的詞
    44 59.12.13 中央圖書館 方豪 宋代佛教對書畫的貢獻
    45 60.3.21 中央圖書館 李符桐 元史的謬誤
    46 60.4.25 中央圖書館 梁嘉彬 關於宋諸番志的流求國(今琉球)與毗舍耶國(今臺灣)之考證
    47 60.5.30 中央圖書館 翁同文 從宋代出版業看資本主義的發展
    48 60.11.21 中央圖書館 蕭啟慶 國外對元史研究的概況
    49 61.1.23 中央圖書館 島田正郎 日本宋史研究現況及未來趨勢
    50 61.5.14 中央圖書館 張敬 南宋詞人的詠物
    51 62.3.18 中央圖書館 王吉林 南詔與晚唐關係之探討
    52 62.4.29 中央圖書館 趙雅書 宋代之蠶桑與機械
    53 62.6.24 中央圖書館 譚溯澄 宋代軍隊組織之初步探討
    54 62.10.21 中央圖書館 宋晞 出席二十九國際東方學者會議與訪問德日等國宋史研究情況
    55 62.11.25 中央圖書館 林天蔚 宋代累世同居的風氣與莊園制度的關係
    56 62.12.30 中央圖書館 遲景德 北宋宰相制度
    57 63.6.2 中央圖書館 翁同文 通過不可靠的戶口統計認識宋代農村社會的光明面
    58 63.11.10 中央圖書館 方豪 宋代佛教在學術界的得勢與遭遇之壓抑
    59 63.12.15 中央圖書館 石文濟 南宋鎮撫使
    60 64.4.20 中央圖書館 楊樹藩 遼金的文官制度
    61 64.5.18 中央圖書館 陶晉生 北宋慶曆改革前後的外交政策
    62 64.6.29 中央圖書館 趙振績 大賀氏族系探討
    63 64.11.2 中央圖書館 佐伯富 茶與歷史
    64 64.12.28 中央圖書館 方豪 宋代的科學
    65 65.4.25 中央圖書館 張元 宋代理學家對歷史人物的批評
    66 65.11.21 中央圖書館 王德毅 談談日本研究宋史的現況
    67 66.5.8 中央圖書館 廖隆盛 北宋對吐蕃的政策
    68 66.6.12 中央圖書館 金中樞 北宋進士諸科之解試試法
    69 66.7.24 中央圖書館 扎奇斯欽 女真統治下契丹的叛亂
    70 66.11.27 中央圖書館 丁崑健 元行中書省權力結構之分析
    71 66.12.25 中央圖書館 羅文 宋代人事行政初探
    72 67.3.12 中央圖書館 方豪 韓國海底撈獲的中國文物
    73 67.12.17 中央圖書館 宋晞 談談宋史筌這部書─並對該書高麗傳與宋史高麗傳作一比較
    74 68.3.25 中央圖書館 王德毅 宋元地方志對宋史研究的貢獻
    75 68.6.17 中央圖書館 翁同文 從戶政看熙豐新政
    76 68.11.18 中央圖書館 王德毅 日本近年來有關中國近世史之研究概況
    77 69.3.16 中央圖書館 朱重聖 北宋茶之運銷制度及其演變
    78 69.4.13 中央圖書館 程光裕 宋代的地圖學
    79 69.10.19 中央圖書館 程光裕 蔡襄在科技上的成就
    80 70.2.15 中央圖書館 宋晞 最近各國宋史研究概況
    81 70.4.12 中央圖書館 李安 岳飛與文天祥史書研究
    82 70.12.20 中央圖書館 王德毅 美國圖書館藏書與宋遼金元史研究
    83 71.6.13 中央圖書館 黃繁光 宋代保甲與職役的關係
    84 71.12.26 中央圖書館 蕭啟慶 元代的四大蒙古家族
    85 72.6.12 中央圖書館 洪金富 元代的投下
    86 72.10.9 中央圖書館 黃寬重 宋季的忠義軍
    87 73.3.18 中央圖書館 黃俊傑 宋代儒學與注疏傳統
    88 73.10.14 中央圖書館 翁同文 南宋著名出版家陳起
    89 73.11.25 中央圖書館 蔣義彬 宋代儒釋關係之本質及其影響
    90 74.5.12 中央圖書館 葉鴻灑 北宋科技之發展
    91 74.12.29 中央圖書館 王德毅 袁樞與通鑑紀事本末
    92 75.3.23 中央圖書館 林天蔚 南宋機速房制度與權相的關係
    93 75.5.11 中央圖書館 李東華 宋代的泉州
    94 75.11.30 中央圖書館 葛邵歐 宋代湖州的文教
    95 76.1.4 六福客棧 扎奇斯欽 元代中都考
    96 76.3.15 六福客棧 蔣復璁 宋歐陽修五代史記的意義
    97 76.5.17 六福客棧 柳立言 北宋吳越錢家婚宦論述
    98 76.11.15 六福客棧 劉靜貞 理想與現實─試論宋真宗
    99 76.12.27 六福客棧 王德毅 宋敏求的史學
    100 77.3.20 六福客棧 宋晞 宋史研究的發展
    101 77.12.4 六福客棧 林天蔚 從史學三長來評歐陽修的史學
    102 78.3.12 六福客棧 何丙郁 宋代的科技發展
    103 78.5.28 六福客棧 李弘祺 談最近美國出版的三本有關宋史的著作
    104 78.11.26 六福客棧 侯家駒 兩宋紙幣之研究
    105 79.1.7 六福客棧 江天健 北宋西北沿邊蕃部關係
    106 79.4.15 六福客棧 羅文 宋代的科舉與朝野輿論
    107 79.10.21 六福客棧 黃寬重 中國大陸宋史研究近況
    108 80.1.6 六福客棧 張元 馬端臨對胡寅史論的看法
    109 80.4.28 六福客棧 梁庚堯 南宋福建的鹽政
    110 80.10.13 六福客棧 邀請前往杭州出席「岳飛誕生八八八年學術研討會」與到北平出席「國際宋史研討會」諸先生報告
    111 81.4.26 六福客棧 李東華 五代吳越的對外關係
    112 81.5.24 六福客棧 蕭啟慶 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以遼朝燕京五大家族為中心
    113 81.10.11 六福客棧 黃寬重 四十年來中國大陸對宋代典籍文獻整理的檢討
    114 81.12.27 六福客棧 李震 宋遼金元戰爭的特質
    115 82.5.23 六福客棧 韓桂華 宋代綱運名稱與運輸路線
    116 82.6.13 六福客棧 田浩
    (A.C.TIllman)
    宋代對諸葛亮的評價
    117 82.11.21 六福客棧 宋史座談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會,發起人劉子健先生病逝及姚從吾教授百歲冥誕
    柳立言 劉子健先生的治學與教學
    王德毅 姚從吾先生對宋遼金元史研究的貢獻
    甯慧如 由北宋進士科看三級考試的功能規劃
    溫玉玲 宋代的銅錢走私
    萬靄雲 宋朝外命婦封號更名問題之探討
    劉馨珺 南宋少數民族的變亂──以荊湖南路為例
    118 83.4.17 六福客棧 陳家秀 宋代成都府路士大夫婚宦關係之研究
    119 83.6.12 六福客棧 柏清韻
    (B.Birge)
    宋元婦女財產所有權和對社會秩序的概念
    120 83.10.2 六福客棧 何廣棪 近年來有關陳振孫及其著述研究之新探索
    121 84.1.8 六福客棧 蕭啟慶 元色目人金哈剌及其《南游寓興詩集》
    122 84.5.28 六福客棧 程光裕 從現存文物古蹟看宋代泉州港都在中外交通史上的地位
    123 84.10.29 六福客棧 劉振志 藉科際整合方法研究宋史的心得
    124 85.4.21 六福客棧 江天健 北宋河北路造林之研究
    125 85.11.10 六福客棧 程光裕 真德秀知泉州時的治績
    126 85.12.15 六福客棧 王德毅 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
    127 86.5.4 六福客棧 葛紹歐 宋代狀元初探
    128 86.10.19 六福客棧 李弘祺 火藥發展史上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現存最早的砲是用銅而不是用鐵鑄的
    129 86.11.23 六福客棧 黃寬重 宋史研究的新史料──以大陸地區出土宋人墓誌資料為例
    130 87.2.22 六福客棧 王德毅 宋代士大夫辭官風氣
    131 87.4.26 六福客棧 張元 王應麟的歷史思想分析
    132 87.10.2 六福客棧 蕭啟慶 元代蒙古色目進士的背景
    133 87.11.22 六福客棧 宋晞 蔣慰堂先生對宋史研究的貢獻
    134 88.1.17 六福客棧 包弼德
    (Peter Bol)
    道學與宋代社會文化的關係
    135 88.4.25 六福客棧 陶晉生 從宋詩看北宋士大夫的生活
    136 88.10.24 六福客棧 宋晞 我國對宋史研究的發展
    137 88.12.12 六福客棧 李紀祥 道統論下的朱熹與戴震
    138 89.4.9 六福客棧 劉祥光 印刷與考試:宋代考試用參考書初探
    139 89.5.21 六福客棧 陳得芝 宋元之際的江南士大夫
    140 89.10.29 六福客棧 梁庚堯 宋元書院與科舉
    141 89.12.10 六福客棧 李天鳴 宋金太原之役
    142 90.4.15 六福客棧 戴仁柱
    (R.David)
    歐陽修新五代史中歷史敘述與當時政治的關聯
    143 90.5.20 六福客棧 柳立言 再論宋代的家族
    144 90.11.4 六福客棧 方震華 北宋文武對立的深化──從太祖到仁宗朝
    145 90.12.9 六福客棧 林煌達 宋代堂吏初探
    146 91.4 六福客棧 劉祥光 宋代社會的人與鬼
    147 91.5 六福客棧 劉馨珺 復原南宋「女子分法」:論宋代「孤幼檢校」政策的意義
    148 91.10.20 師大歷史系 徐永輝 南宋政權的重建──高宗初年與諸相臣的關係
    149 91.12 師大歷史系 沈宗憲 宋代的社會控制
    150 92.3.20 師大歷史系 劉祥光 「鑑往知來,指點迷津」:宋代的卜算案與術士
    151 92.11.9 師大歷史系 陶晉生 從《金史》看岳飛
    152 92.12.14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韋棟(Don Wyatt) 王安石與司馬光思想中的「地方」、「權力」與「先見能力的有限性」
    153 93.3.14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黃繁光 南宋初年趙鼎的執政特色及其與諸大將的關係
    154 93.5.16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洪金富 漫談《元典章》
    155 93.10.17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楊宇勛 宋人自殺意義建構
    156 93.11.21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黃純怡 論宋代盜賊重法
    157 94.3.27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雷家聖 宋代的監當官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158 94.10.2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劉祥光 宋代的鬼從哪裡來
    159 94.11.27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吳展良 朱子的世界秩序觀之構成方式
    161 95.3.19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黃敏枝 宋元福建僧人與橋樑的關係
    162 95.4.30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包偉民 精英們【地方化】了嗎?-試論韓明士《政治家與紳士》與【地方史】研究’方法
    163 95.10.15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佐竹靖彥 唐宋以來福建地區漢化問題
    164 95.11.19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鄧小南 試談宋人的『本朝』史觀
    165 96.5.20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邱佳慧 從《諸儒鳴道》看道學家對語言文字的反省
    166 96.11.18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雷家聖 南宋高宗收兵權與總領所的設置
    167 96.12.16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吳雅婷 被書寫的旅行-宋代行記、譜錄與類書組構的旅行意象
    168 97.4.14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方震華 理想兵制的形塑-唐宋時期的兵農合一論
    169 97.6.1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王德毅 宋代的帝王學
    170 97.11.2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陳昭揚 金代漢族士人的地域分布
    171 97.12.28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鄧小南 掩映之間-宋代尚書內省管窺
    172 98.4.12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田浩 儒家教育是自我實現抑或既有智慧的傳承?-對呂祖謙和朱熹有關學生學習理論構建之探討
    173 98.5.24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鄭丞良 南宋四明地區祠神信仰與縣學先賢祠的發展
    174 98.11.8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李華瑞 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宋代歷史地位研究若干問題述評
    175 98.12.20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黃時鑑 元代纏足新考與馬可波羅未記纏足問題
    176 99.4.11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張斐怡 元代贅婿研究
    177 99.10.17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鄭銘德 宋代地方官員的勸分之道
    178 99.12.5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劉祥光 宋代卜算書籍之流通
    179 100.5.29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李宗翰 南宋士人之政府觀:以馬端臨之封建與郡縣觀為例
    180 100.11.13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宋家復 朱熹論朋友之道
    181 101.3.25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曹家齊 官路、私路與驛路、縣路|宋代州(府)縣城周圍道路格局新探
    182 101.5.27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平田茂樹 宋代的御前會議
    183 101.11.25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山口智哉 宋人的名字與社會關係
    184 102.1.6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李如鈞 宋元的學校與寺院產業紛爭
    185 102.4.21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趙雅書 五代吳越國末代君主王錢俶的歷史地位
    186 102.10.20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雷家聖 北宋後期「以文制武」國策的轉變——以王韶、种諤家族為例
    187 102.12.22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王 明 宋代宰相群體之研究
    188 103.4.20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方震華 南宋理宗即位與政局的轉折
    189 103.6.15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許雅惠 書籍的性質、使用與版面編排—以宋元二本《三禮圖》為例兼論古制禮器的發展
    190 103.11.09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李如鈞 試論徽宗朝的違御筆法
    191 103.12.21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洪麗珠 紫藤帽子高麗鞋—後脫脫時代的北方政局
    192 104.5.17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王德毅 朱熹纂修史書的貢獻與對後世史學的影響
    193 104.6.28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李天鳴 宋高宗朝的宋金江上戰役
    194 104.12.6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張維玲 經典或祖宗—宋仁宗朝君主祭禮的改革
    195 105.3.13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方震華 復仇大義與晚宋對外政策的改變
    196 105.5.15 師大歷史系會議室 侯道儒 司馬光與宋代圖數之學
    Song Dynasty Views of Diagram and Number: A Study of the Qianxu, Attributed to Sima Guang
    197 105.12.2 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黃寬重 傳承與創新─宋史研究在台灣
    198 106.3.15 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青木敦 再論全球化觀點下的近世論─從比較史的觀點來看中國的近世
    199 106.5.5 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宋代情報蒐集與傳遞工作坊
    李如鈞 從文集看宋人對邸報的認識
    鄭銘德 從薛季宣文集看南宋基層地方官的情報搜集
    鄭丞良 慶元黨禁時期朱熹書信中的政治訊息
    200 107.6.30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大樓五樓會議室 許滸 南宋思想史上的全體大用之學——以朱子後學的觀點為考察中心(黃寬重評論)
    林明 從寧波墓誌看北宋平民的家族型態與發展策略(梁庚堯評論)
    合宿 107.8.31-9.2 嘉義大學 第一次宋史座談會合宿
    201 107.9.29 中研院史語所五樓會議室 杜冠穎 元代色目人地位及集團界線的演變
    李長遠 宋初蜀學的性質及其傳衍
    202 107.12.29 中研院史語所五樓會議室 張庭瑀 從宋初武廟配享看五代武人的典範
    張仲元 從鬥殺案例看宋代的疑獄審判
    203 108.4.13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會議室 遠藤總史 宋代朝貢與翻譯—宋代朝貢的特徵與其地域史的意義
    204 108.6.15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會議室 張志強 祈神消災:宋代的禳災手段與事後處置
    合宿 108.8.29-30 淡江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第二次宋史座談會合宿
    205 108.10.19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會議室 胡坤 白璧有瑕:《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编纂之誤探析
    206 109.2.10 台灣大學

    歷史系會議室

    蔡涵墨(Charles Hartman) Cash In, Paper Out: The Politics of Paper Currency in Southern Song China
    207 109.6.22 輔仁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方震華 為故國辯護─徐鉉對南唐滅亡的書寫
    208 109.9.7 輔仁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陳昭揚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中的金人死亡時間
    209 109.11.2 輔仁大學文開樓3A會議室 吳修安 唐宋時期江西地區的森林分布與變遷
    210 110.4.19 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 陳韻如 晚唐到北宋見聞之知的變化:以本草知識為中心的討論
    211 110.11.19 視訊會議 李昭毅 從學術史到知識史:宋元以降的漢初南北軍制史論及其省思
    212 110.12.17 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 黃庭碩 北宋禪宗的崛興及其文化影響
    213 111.3.11 國家圖書館

    一樓簡報室

    方震華 悲劇故事的形成—李煜之死與相關傳說
    214 111.5.16 視訊會議 魏春秋

    (Brian Vivier)

    訊息秩序與外在世界:從宋人史料了解契丹與女真

    Information Order and the Outside: Understanding Kitans and Jurchens in Song-dynasty China

    215 111.6.20 台灣大學

    歷史系會議室

    黃寬重 面對挑戰─台灣宋史研究的處境與因應

    參考資料:

    1. 王德毅,〈宋史座談會簡介〉,《宋史座談會一百次特刊》(臺北:宋史座談會,1988),頁15-19。
    2. 宋晞,〈宋史座談會成立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開幕典禮致詞〉,《宋史座談會成立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文集》(臺北:宋史座談會,1994)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